第171章 佩里西奇-《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不少人心里都有疑惑,但转念一想,卖不卖的出去和我有啥关系?只要能把厂子建起来那就是大好事,别的不说,你建厂得雇劳力吧?那本地的老百姓不就能卖力气挣钱了?

    厂子建好之后你得招工吧?这又能消化一批劳动力,等设备安装调试完毕,生产出产品该销售的时候,我还在不在鹿乡都不好说,想那么长远干嘛?

    “味道确实不错,这个项目应该有前途,该支持的我们肯定支持!”领导们含糊地表态。

    有人好奇地问,“不是说还要生产杏子酱么?这个有没有样品?”

    “这件事要单独说,前不久我去欧美国家考察,发现好多国家的人都喜欢吃果酱,这次看到咱们鹿乡有这么多果树,马上就开始琢磨,要是我们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果酱,是不是就能出口到欧美发达国家赚取外汇?”李耒把度蜜月说成了考察。

    听得几位领导好生羡慕,他们也想去考察,可惜鹿乡太穷了,实在是没这个经费啊。

    稍一羡慕,他们就被外汇两个字吸引住了,闵国政刷得就站了起来,“小李同志,这可不能乱说啊,咱们鹿乡的杏子真能换外汇?”

    现如今全国都缺外汇,鹿乡要是新增一个赚外汇的企业,他这个当一把手的也能大大地出一把风头,这可是关系到自家前途的大事,万万马虎不得。

    “诸位领导请看,这是几种欧美比较畅销的杏子酱!我在美国人的商店里买的,据店里的工作人员说,这些杏子酱卖的都非常好!”李耒拿出几款杏子酱打开,秘书马上就很有眼色地找来勺子,以方便领导品尝。

    “这就是美国人喜欢吃的东西?”领导们都很好奇,依次挖了一勺送到嘴里品尝,甜是挺甜的,就是有点齁啊。

    “这个卖得好到底有没有证据?还有咱们去哪儿找门路把杏子酱卖给美国人啊?”品尝之后,闵国政就迫不及待地问道。

    “您看这份报纸,这是近期欧洲一家报纸刊登的新闻,多个欧洲国家都取消了杏子酱的关税。”李耒又拿出了那份报纸,“一般情况下,只有在某种产品出现短缺的情况下,这些国家才会利用取消关税的方式吸引进口。”

    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大眼瞪小眼,让这些老干部看懂英文和理解国际贸易原则,实在是有点太为难他们了。

    李耒不得不逐字逐句帮他们翻译,然后解释了利用关税来调节进出口的原理,他们这才恍然大悟。

    “由此可见,这些欧洲国家对杏子酱的需求量很大,我们只要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,就有可能出口到这些国家去!至于渠道的问题,我已经和一家香江公司达成协议,请他们帮忙把产品卖到欧美!”

    “这家香江公司估计各位也听过,就是当年帮河阳修建水电站的那家。”邢书望在旁边补充道。

    “这件事必须尽快开始!”闵国政立马把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上调了好几个等级,“而且得保密,绝对不能对外透露,咱们国家盛产杏子的可不只有我们鹿乡,要是让其他地方抢了先那就不好了!”

    原本这场见面会只打算开个把小时,但是等李耒嘴里吐出外汇两个字,这场会议就直接延长了几倍时间,为此,闵国政等人取消了好几个会议。

    他们在会议上就敲定了食品加工厂选址、招工、如何收购山楂杏子等事,恨不得马上就装几车皮杏子酱卖到欧洲去。

    李耒只能遗憾地告诉他们,建厂、调试设备都需要时间,而今年的杏子已经成熟,鹿乡又没有冷库,今年是无论如何也赶不及了,只能等明年再说,今年的话,努力下争取赶在山楂成熟前把厂子建好,说不定还能卖点果丹皮。

    “哎,老邢,你要是早来几个月就好喽!”白少军原来还埋怨来个背景扎实的副手影响自己的权威,现在却反过来了,邢书望要是早来几个月,说不定就能赶在杏子成熟前把食品加工厂建好,然后生产杏子酱出口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